电瓶车作为我们日常的代步工具之一,给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但随着电动车的与日俱增,以及电动车不用上牌、监管力度相对较小等原因,带来了行驶秩序混乱、事故率上升等现象。
很多人总是抱着自己是电瓶车,汽车就应该让着点的心态,无所顾忌在道路上乱窜,直到出了交通事故才后悔莫及。
不过在2019年电瓶车新规施行之前,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电瓶车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,这也算是好消息了。
这次,我就为大家盘点下那些可能会被大家骑行时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,让大家提高警惕。
无视信号灯
很多人在骑行时会无视亮起的红灯,肆意地在路口穿行,路口的机动车和行人往往胆战心惊,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。
逆向行驶
车子靠右侧行驶是最基本的交通常识,但部分人为了图一时之快,置安全于不顾。不仅扰乱道路秩序,也是对自己及他人生命安全不负责任。
机动车道行驶
许多车主会仗着电瓶车比较灵活小巧,喜欢在机动车道上肆意穿梭。一旦在机动车道发生事故的话,受到的伤害将远远大于非机动车道。
私自安装配件
有些车主为了遮阳、遮雨,会在电瓶车上加装遮阳棚、遮雨棚。殊不知,私自安装遮阳棚很容易造成方向失控,而且在遮阳棚老化之后或是发生交通事故时,还可能对其他人造成伤害。
未达驾驶年龄
我国道路安全法规定,年满16周岁才能驾驶电瓶车。电瓶车的稳定性和刹车系统的安全性,与自行车没办法相比。如果年龄太小的话,应变能力相对较弱,道路交通法规安全意识也不强,私自骑行会存在极大安全隐患。
由以上违规行为的车主,一旦被查处,会根据不同的状况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处罚。
如果有闯红灯、机动车道内逆向行驶等严重违法行为的,一般会进行现场处罚或警告。
如果有擅自加装遮阳伞、遮雨棚的现象,一般会进行拆除处理。
如果核实交通违法,但拒不接受处罚或教育的,会进行扣留车辆或收缴处理。
如果强行冲卡、暴力抗法,情节严重的,将进行行政拘留,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。
如果多次违反通行规矩,或不服从管理的,部分省市会在电视媒体上予以曝光。
不过,在新国标颁布以后,我相信国家一定会在电瓶车道路交通安全方面,进行强力的宣传和培训的。尤其是超标车纳入机动车管理以后,车主不能随意上路,必须要通过科目一交通安全知识法规的考试方有资格上路,相信未来电动车事故发生率势必会大大降低。
对此,你有什么样的看法?